为什么不担心人之三怨?-《春秋战国的那些政客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狐丘丈人说:“说得好啊!这种事连尧、舜他们都感到犯难患苦。”

    孙叔敖遇狐丘丈人,狐丘丈人曰:“仆闻之:有三利必有三患,子知之乎?”孙叔敖蹴然易容曰:“小子不敏,何足以知之?敢问何谓三利,何谓三患?”狐丘丈人曰:“夫爵高者,人妒之;官大者,主恶之;禄厚者,怨归之。此之谓也。”孙叔敖曰:“不然,吾爵益高,吾志益下;吾官益大,吾心益小;吾禄益厚,吾施益博,可以免于患乎?”

    狐丘丈人曰:“善哉言乎!尧、舜其尤病诸。”

    ——《韩诗外传》

    从来没有人可以让所有人都认可,为官尤其如此,上对君王,下接黎民。权势所带来的欲望,地位所带来的骄傲,以及财富所导致的妒忌,尽能令人迷失。

    对于君臣之间来说,位高权重则必有势力,若加以不臣之心,轻则提防掣肘,排挤疏远,重则贬官撤权,君疑臣死;对于同僚之间来说,拥有的权力和地位,若是辅以倨傲之意,轻则心生壁垒,众臣之间勾心斗角,重则妒忌谗言,怨怼构陷;对于贫富来说,官者钱粮俸禄,尽是民脂民膏,高官自然厚禄,若以贵贱之别,轻则沟壑尽出,黎民百姓阳奉阴违,重则政令难行,治国艰难。

    缺乏力量和地位支撑的谦恭,并不是真正的美德,那不过是人类自我保护而采用的手段而已。而拥有了权势和财富的仁慈,才恰恰是令人难以挑剔的美德。

    狐丘隐士所提出的三利三害,并非危言耸听。自古以来,最难做的,永远都是控制。无论控制他人,还是控制自我,尽是需要以大智慧大毅力方能做到。而年轻的孙叔敖,蹚着父辈在这朝堂之上留下的淋漓鲜血,如履薄冰,小心谨慎,就如入世几十年的老者一般,看淡了应看淡的,尊重了应尊重的,控制着应控制的一切。就这样从容自在、举重若轻地迈过了狐丘隐士口中尧舜也为之困扰的阻碍,一步一步地走向了人生的巅峰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