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1章 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-《操控祖宗,从大秦开始创不朽世家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张旺川的声音在营帐内缓缓的回荡。

    此时,面对如此的事态,已经是没有朝臣敢于仗义执言了。

    亦或者,可以这样形容。

    没有人敢于仗义执言。

    实在是,张伟请出的这一尊大佛,太大太大。

    汉高祖刘邦,这可是整个大汉的开国先祖。

    当年建立大汉,可不就是从万军中,一刀一枪的杀出来的。

    而且,汉高祖当年身边的,可是他张家的先祖张瑞祥!

    他张瑞祥,可是真正经历过这一切!

    可以说,朝中的臣子,除了一些祖辈上有功绩的老臣,其他人早已经没有资格任意提及。

    但,他张家有啊,他张家不仅能提,而且,他张家在当年,可也是立下了很大的功绩!

    张伟要是不提这一茬还好,这一提,所有的朝臣都是明白了一个道理。

    在言语上与张家争锋,尤其是面对这样的境况,其实是最最不利的。

    说一千道一万,就张家立下的那一份功绩,封王封侯都是轻的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事情就好玩了。

    有资历的,就比如说刘彻,是站在张家这边。

    而在场的其他人,根本就连资历都没有。

    更别说是汲黯了。

    他这敢于直谏的清誉,仅仅也就在朝中有所体现。

    知道的,敬他这几分坦诚。

    不知道的,你谁啊?

    不就是仗着自己年老,并且占了理。

    甚至连帝王都敢说!

    说实话,张伟从始至终都对这些人,没有太大的好感。

    不外乎借助某些事情博取功名。

    再就是,沽名钓誉了。

    当然,表面上张伟自然还是没有表现出来。

    只是,明眼人都看的出来,张伟对汲黯的态度。

    平常心,甚至是毫不畏惧。

    面前的汲黯,面对张伟的这一番质问,自然也是被问的哑口无言。

    当然,想要让这么一个固执的老臣就此服软。

    或者说,汲黯为的此事,甚至是敢于献出生命。

    他,绝对不可能因为张家的三言两语,就此止步!

    故而,只是稍稍整理了一下心中的情绪,缓了缓张伟话里提及的汉高祖,汲黯便是再一次开口。

    “这,这,这,完全就是一派胡言!当年,高祖建国,乃是从乱军中浴血杀敌,因此建立了我大汉。而我等现在,太平安康,何须如此!此非杀鸡焉用牛刀也?”

    “且,匈奴主力尽失,抵抗之力早已经大不如前,我等完全可以……”

    面前,汲黯依旧是滔滔不绝。

    除开了一开始的尴尬,后来,仿佛是放下了什么一般,直接对着张旺川一顿说教。

    也是,他连帝王的面子都不给,面对张伟的一番责问,自然是滔滔不绝。

    “张尚书,在老臣看来,此两者可是远远不能相提并论的!须知,兵者,鬼道也。而张尚书之辩论,则亦是鬼道!”

    这一番辩驳,倒还是有那么几分意思存在的。

    兵者,鬼道也,而张伟的辩驳,其实就是在诡辩。

    至少在他汲黯眼里,就是诡辩。

    话说,汉高祖刘邦当年为了建国,为了能够建立大汉,确实是一刀一枪拼搏出来的。

    然而,眼下的大汉,国富力强,并且是针对一个主力尽失的匈奴,他们完全可以采取更为稳妥的方式。

    稳扎稳打。

    何必非要行这些激进的法子。

    倘若是一个搞不好,甚至有可能让大汉这边损失惨重。

    话说,他们这边如果稳定的话。

    再不济,战事失利,他们随时可以选择撤兵罢战。

    相信单于那边会很乐意跟大汉何谈。

    甚至是某种程度上退让也不是不可能。

    其实,时至今日,已经是有不少朝臣有了这样的心思。

    眼见着诸多计划难以实施,或者说他们大汉对匈奴,一旦匈奴打定主意要跑,真的是无计可施。

    倘若是继续下去,他大汉必定是被陷入一场了无边际的拉锯战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不仅是他们的功劳就此烟消云散,而且自身,还要跟着大军日益操劳。

    这群人里面可是跟着不少文臣,随刘彻坐镇中军。

    名义上嘛,自然是打着管理军队后勤的幌子。

    实际上,这群人多少也想要获得一些功绩。

    再不济,在刘彻面前,露露脸也是好的。

    眼看着战士可能被极大的拖延。

    许多人冒出了别样的心思。

    倒不如……就此休兵罢战?

    朝堂中,无数人的心思诡谲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