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虽说是欣赏火星沿途的风景,可实际上,根本没啥可看的。 四处都是红褐色,如铁锈一般的土地,并且道路崎岖不平,好在火星探测车稳定性足够强,才使得镜头没有产生较大的晃动幅度。 苏白只是观察了一会儿后,便转移目标了,只见他在半空中来回划动,一大块巨幅的全息屏幕分为数十块,每一块显示的是各个探测器当前的情况。 有的已经抵达了既定地点,有的还在前往目的地的路上,当然,还有个比较倒霉的智能探测机器人,遇到了间歇性的沙尘暴。 根据传回来的信息反馈,这一次的沙尘暴风速足足有180米每秒,堪比蓝星上十分强烈的风暴级别了。 即便己方的智能探测机器人的外壳材料硬度足够,不过这样的沙尘暴十分影响探测任务。 看到这里,苏白不由得皱了皱眉头,他调出此刻火星整体风暴的模拟3D示意图。 根据分析,整个探测周期,也就是接下来的168小时之内,火星上局部风暴随时可见,严重降低了探测效率。 “苏总工,火星上的沙尘暴也太频繁了吧,这对我们建立火星基地居住舱,产生了不小的挑战!” 一旁的林雅见状,微微蹙眉道。 “嗯……确实如此,不过搭建好火星基地居住舱还是没啥问题的,难点在于后续该如何应对全球性的沙尘暴!” “只能说我们运气不错,上一次火星发生全球性沙暴的时间,还在三年前。经过测算,至少在两年之内,火星上的沙尘暴暂时不会再次席卷全球!” “留给咱们的时间相当充裕!” 苏白微微摇头,解释道。 他的流程规划是,关于火星舱内农场、火星太空服等相关设备,已经在同步研发之中了。 只要等这边土壤结构分析完成后,就能展开火星载人登陆,弄出一个足够结实的火星基地,不论什么极端环境都能适应得了的那种。 接着,再慢慢推进改造方法,哪怕意外产生了全球风暴,己方也有十足的应对措施。 “火星两级的冰帽,有关数据显示,位于冰帽下方至少1.5公里处,才能找寻得到液态水的踪迹!” “看来这部分只能后续条件成熟之后再进行了。还好,我们的智能探测机器人,可以挖掘到数米深度左右的土壤,再加上被派遣至水手峡谷的探测球,这颗星球大概的情况应该能分析清楚了!” 苏白摩挲着下巴,思忖道。 关于火星土壤,其实在探测车,以及普罗米修斯号上,也有相应的设备,不过只能进行浅尝辄止的分析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