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这样,抽调一万新兵补充到秦良玉手中。” “广东府这边继续扩军到十万人。” “把招兵限制放开一些,只要是四十五以下手脚健全的都可以招入。” “还有,把这个东西贴出去让所有人都能看见!” 新兵的问题李晨没法解决。 眼下他最缺的就是时间。 只能是让这些人在战场上直接训练了。 说着,李晨将一信件递给了项羽。 项羽接过打开看了看。 入眼所见便是【军功制】三个大字! “这是...” “商鞅写的?” “呵,当年在学堂他就在折腾这东西。” “说实话,我作为将领肯定是很喜欢的。” “但问题在于,主公难道不觉得这东西太猛了点。” “我记的学堂的先生就说过,商鞅的军功制是在燃烧一个民族的潜力。” “他商鞅也只是想到了如何让这计策启动,却还没想好要如何停车。” 项羽初略看了看,这才轻吐了口气朝着李晨问道。 他还真熟悉这东西。 这玩意,好处明显坏处也不少。 “先活下去,再说其他的。” “至少这东西的坏处不会让我们瞬间毙命。” “而且我华夏四周到处都是蛮夷,未来很多年内都会不断的打仗。军功制对于目前这个情况来说算是一个最优解。” “再说,商鞅所写的军功制已经规避掉了很多问题,算是非常不错了。” 李晨当然明白项羽所说的是什么东西。 不过他并不觉得有啥。 现在是现在,以后是以后,以后的事儿就等以后再说吧。 “就怕到了以后,这车不是你想停就能停下来的。” “有些东西一旦深入常识就会改变整个社会。” “到时候再想转变一些想法,可就是要伤筋动骨。” “而且...军功制会无限放大人性中的恶。” “为了那些军功,可能会出现很多与太平教教义背道而驰的事情。” “比如..屠城!” “还有,士卒越多,主公需要准备的赏钱就越多,对于整个太平教的财政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。” “一旦主公的财政无法支撑军功制,那么就只有两条选择。” “要么军功制崩塌,主公在军队以及百姓中的威望瞬间降低。” “要么...就只能通过以战养战,暴力掠夺的方式获取钱财土地。” “那时就算主公不想打仗都不行。” “若是如此的那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,主公支付士兵赏赐需要钱,所以就需要士兵去尽可能的攻陷城池,从而展开掠夺。” “而士兵掠夺的话势必就会与当地百姓展开冲突,继而又造成杀戮。” “如此循环往复,士兵们变成了杀人的机器,而主公成为了给这机器保养的车夫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