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96 出兵之前(四)-《东晋:我的权臣父亲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店家!来坛酒,四斤羊肉!”

    掌柜满面春风的答应下来,领着他们父子找了一个空座。

    虽然官府对酒肆、妓坊课以重税,也导致长安城里的酒肉并不便宜,但因为进城的胡人实在太多,故而,对生意并没有什么影响,这间酒肆的掌柜甚至不得不临时招人前来帮工。

    待掌柜一转身,费连突便忍不住说道:

    “总算可以饱餐一顿肉食了。”

    费连贺隆笑着说道:

    “能吃多少吃多少,不够再要,不用替为父省钱。”

    他们在南下之后,一路上的衣食住行都由桓熙供给,桓熙不会缺了他们的肉食,但主食还是以粟米为主,辅之以肉食、蔬菜。

    实际上,游牧民族并不都是以肉类为主食,那是富人家才有的生活,对于普通家庭来说,牲畜得是留着繁衍、卖钱,他们只吃老死、病死的牲畜。

    意大利传教士加宾尼在《出使蒙古记》中曾有记载普通蒙古牧民的生活:他们把小米放在水里煮,早晨喝一二杯汤,白天就不再吃东西,晚上吃一点肉,并且喝肉汤。

    但费连突可不是一般家庭,因为其父费连贺隆每次出征,都会带回大量的财货,他们家在当地已经算得上是富人阶级了。

    也正是有了费连贺隆等人为榜样,才会引发铁弗匈奴的年轻人们投身行伍的热潮。

    而在去年许多响应征召的鲜卑人满载而归之后,这股热潮也蔓延到了河西、河套的鲜卑部落之中。

    等着店家上餐的空隙,费连突与父亲感叹起了长安的繁华,他憧憬道:

    “阿干,将来如果有机会,我想在长安定居。”

    虽然长安城在雨天总会飘荡着一股异味,但仍然吸引着费连突。

    费连贺隆撇撇嘴:

    “你是没有见过洛阳,那可比长安要雄伟得多,我听说大单于将来做天子,就是要定都在洛阳城,到时候洛阳就是整个天下最繁盛的地方,我们父子应该跟着大单于搬去洛阳才对。”

    费连贺隆没有进去过洛阳城,当年他跟随桓熙征讨张遇,因为张遇坚守城池,桓熙只是劫掠了周边民众,而后班师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