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四海镖局所有正式成员一律不能留辫子,珠江系列无要求,不强制,全看自愿。 早在1904年春,从鲁东逃荒跑来上沪的朱传武,入了保卫科就自己割辫子,你不管是在上沪租界,还是上沪县治下,只要是珠江系列企业的人,从来不会有人管你。 而以粤东为例,从宝安到佛山,再到羊城韶关,不留辨早就是惯例了,懂得都懂,头发长了有多难打理,维持清洁。 在到了这1907年临近春节时,别说粤东和上沪了,就是纵横全湘的洞庭湖十三太保集团,开在鲁、豫的200多万亩农田组成的农场集团周边,不留辫子都越来越多了…… 无数想博一个出身,博一个未来的,哪怕没加入保卫科,也是早早割辫子明志! 从1905年春开始,席卷各地的农场集团,最早最早,那在鲁东只有十个中队长部,360人回鲁,在当地扩张扩编为1200人。 再然后继续扩招为4000人,一直到现在的常驻1.3万精锐。 这一次次扩招,招谁?不用谁? 再说一个个农场建设,不管是你给农场提供水泥所需原材料,帮忙修路时不只有工钱,还有一天三顿饱饭,再到你想去一个农场承包食堂当大师傅做饭,混一份稳定的月薪。 除了看厨艺手艺,还看什么? 鲁豫两地200个农场,涉及到农场员工的衣食住行,都涵盖了太多商机和财路。 现阶段,男儿不留辨的风潮,早已经扩散到津、冀范围了。 清廷……就当看不见呗。 你看见了又如何?和四海镖局开战?还是明说我们干不过,直接回老家退休算了? 一群群梁山泊好汉欢呼庆贺中,一个个肥胖青中年则是喊着“曹大人饶命”、“曹大人我还请你吃过饭呢”“曹大人求您了”之类的话,求放过。 这群杀才不止对他们劫富济贫,临到头了人都不放过?要把他们送去南洋?这也太坑爹了。 但是没办法,你求助,都求助无门啊。 这老曹,是外界已知的,四海镖局王大掌柜唯一的便宜老丈人,就算现在还挂着前曹管带、现逃兵的头衔。 但他随手一挥,多得是逃兵来投奔的扛旗人了。 老曹不管那么多,留下一票小兄弟们看押土豪劣绅转送其他目的地,自己招呼着码头上的黄包车群体,就拉兄弟们开嗨去了。 这是王大掌柜看他辛苦奋战半年,过年,放年假了啊,还知道他半年来一直没给自己囤银子,基本都在救灾救苦,特地给他发了一大笔赏金。 这笔赏金能让他人数一直维持在500人左右的兄弟团,彻底开心一整个年假。 一群人来得快,走得也快,尤其是临离去的时候,很多猛男偶尔掀衣服或大跨步,基本能让外界看清,他们腰间都配置有毛瑟C96手枪…… 所有旁观者基本都懂了,这么整齐的装备配置,不是四海镖局的人,至少也得是外围啊。 这十里洋场上沪滩,没几个惹得起的。 一大群人消失后,一个也是刚从另一艘船上走下的中年,眺望了一下老曹等人的风采,眼神表情明显都很不对劲。 直到朱传武抵达中年身前,惊喜的抱住对方喊起了爹,中年才清醒过来,拉开身子看看朱传武,看看对方壮实黝黑的挺拔身姿,大力拍打朱传武肩头,“好孩子,壮实了,也本事了,我听说你都是四海保卫局大队长了?” 朱传武点头,也扫了眼曹管带等人消失的方向,“刚才那些人,爹你和他们认识?” 朱开山摇头,“被他们抓走送去南洋的富姥爷,我倒是认识几个,短短几年,世界变化真快啊。” “不多说了,回家,回去后过个好年,年后我和你妈也一起下南洋,支持你和传文的工作嘛。” “咱们要带个好头!!” (本章完) .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