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1萧氏一族-《隋唐大主宰》
第(2/3)页
虽说到了萧铣这一代兰陵萧氏已经式微,但血管里流淌着几代皇族血液的萧铣却从未放弃心中的梦想。况且萧氏一族虽说衰落的太快,但出自萧氏族学中的门人弟子在朝廷中还是比比皆是的,尤其是在江都这个南都中,更是一抓一大把。
更加难能可贵的是,这些出自萧氏一族的门人们心中同萧铣一样,同样怀着复国的梦想。这就是世家大族最可怕的地方,他们不但能培养出人才,还能给这些人彻底的洗脑。
别看萧铣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罗县令,好像落毛的凤凰不如鸡,其实私下里就是朝中的那些高官大员们也不敢小看萧铣这个小人物,因为萧铣不止代表了他自己,而是代表了兰陵萧氏,更是代表了那些心中怀有梁朝大臣们的正统之心。
一句话,萧铣只要活着,一旦要举起反隋的旗帜,那他就是正统的化身,那造反也就有了理由,师出有名。可以说只要萧铣振臂高呼一声,推翻暴隋,重建梁朝,就会有无数的人为之摇旗呐喊,这就是世家大族的底气。
萧铣本人极其聪慧,又懂得隐忍,虽说深居一隅,但却私下里招募勇士,广够粮草,私铸兵甲,又暗地联络江都朝中的旧梁先部,结交故吏,再以银钱开路,收买宫中内监,只待时机成熟。
要说一个世家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悄无声息的完成这些动作,那简直是不可能的。就算是杨广的眼线再没有本事,也不至于叫他能这样猖狂。关键还是在于他身处便利之地。
整个江南地区在萧衍建立梁朝起至今已经有百十多年了,期间不管朝代如何更迭,萧氏一族从未退出过政坛,因此萧氏门人遍布江南各郡。没有其他世家大族的掣肘,萧铣自是如鱼得水。
再加上罗县地处巴陵郡,水路通达但陆路多山,萧家只要掌控住航道,那就掌控住了命脉,萧铣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积累自己的势力。
巴陵郡北接南郡、沔阳郡,东临江夏郡,西靠澧阳郡和武陵郡,乃出川入湖必经之路。郡中又有洞庭湖与长江想通,为五郡通达之地。因此虽说巴陵多山,但还是财货发达,人口稠密。
罗县与巴陵两城又在洞庭湖东面两角之上,面山背湖,是兵家必争之地。萧铣自从上任以来便开始苦心经营,现在的罗县已然成为巴陵郡中仅次于治所巴陵之外第二大繁荣之地。
也正是因为这里商业繁荣,田地广阔,罗县的粮食收成也是周边的好多倍。再加上萧氏族中提供的大量人力物力,萧铣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将衰败的萧家重新振兴起来。
萧铣的志向是灭隋复梁,因此这些东西仅仅是萧铣壮大的资本罢了,他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对杨广的监视和朝政得失上。
萧铣手下不仅有招揽来的文人幕僚师爷数十人,更是有许多江湖人士被他高金聘来,教授私兵。江南多河,萧铣要想北上一统,少不得要有自己的水师,于是洞庭湖中的大大小小的水匪便成了他的目标重金拉拢,私授兵甲,渐渐的,这些水匪被他武装了起来。
水匪毕竟是水匪,没有一个正经的领头人,又给了他们嚣张的资本,于是洞庭湖中过往的船只便成了他们的班中餐,板上肉。萧铣对于水匪的一举一动都清楚的很,但他并没有过于约束这些人,他很清楚这些人只是他的炮灰,一旦举义大旗打出来,他们顶多就是在前面充充门面而已,真正的主力还是要看他的私兵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