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章 诗会(下)-《虎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身旁荀绲、陈纪凑近来看,细细品味,亦是频频点头,“当真不错,只是……”陈纪看向荀绲,笑道:“未曾想许侯竟也有如此才华。”

    荀绲含笑点头,诊治好他的病体的乃是许褚军中的樊阿,这份人情他一直记在心里,此时便顺着陈纪话头说道:“人不可貌相,元方,你着相了。”

    陈纪,字元方。

    诗词渐渐传阅开来,惊叹声不时响起,谁能想到,素来以骁勇武夫之姿现世的许仲康,居然还能作诗?而且这诗里头的内容,还十分的应景,‘借问谁家子,豫扬游侠儿’,他许褚跟曹操的麾下,多半便是出自豫州、扬州两州。再看那句‘长驱捣乱军,左顾凌羌胡’,董卓的军队不仅是乱军,而且多是秦胡兵马、湟中义从,这句又是十分之好。最让人欲罢不能的是最后这四句,尤其是那句‘捐躯赴国难,视死忽如归!’,磅礴的英雄之气似乎随着这句诗破卷而出,让人不由对写诗之人顿生敬仰之情。

    诗由心发,无英雄气节之人,如何能作出具备英雄气概的诗来?

    湖边角落,白幔之中。

    蔡邕反复看了几遍许褚的‘大作’,不住点头,边上蔡琰美目流转,一条眉毛极好看地微微扬着……

    郭璜张大了嘴,认认真真地将诗读了数遍,秉着鸡蛋里挑骨头的态度,他忽然发现其中一些不连贯处。比如开头那两句明显是在塑造一个骁勇健儿的形象,可是后面立刻转到了‘羽檄从北来’,似乎有些太过急切。他不知道,许褚这诗乃是抄的建安七子中的曹子建,即是曹操的儿子曹植的诗,但因为这首诗篇幅过于冗长,许褚只记清楚了最精彩的部分,便略做更改抛了出来,是以会有些过于急切之感。

    但这诗确实不错,尤其是考虑到作诗之人是许褚,那就更加难能可贵了。所以对于郭璜的说辞,没有几个人愿意附和。

    而在许褚看来,曹植这首《游侠篇》,比起在场除了曹操等极个别人来水平还是要高上一些的,所以他已经很满足了,至少不再会有人再拿什么‘粗鄙之人’的话来奚落自己。

    可他并不知道,郭璜此人颇有些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意思。

    郭璜看着众人的赞叹神色,心头大怒,万万想不到许褚居然会有这么一首保命诗,这诗,或许是昨天晚上其他人帮他写的也说不定!

    想到这里,郭璜仿佛找到了救命稻草,冷笑道:“不知许侯可还有其余佳作?毕竟您身份尊贵,身边不乏能人......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