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四章 求和-《虎痴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李儒的话引起了帐中很多文武的共鸣,天子已经去到长安多时了,百姓也都被强迁到了长安,如今这洛阳没有了声色犬马,没有了亭台楼阁,只有满目疮痍,遍地废墟,哪是人待的地方?全军上下,多思西去长安者,军心士气皆不可用,董相国就行行好,就此班师去长安了吧。

    董卓何尝不想早点到长安,只是关东诸侯逼得紧,让他不得已亲自坐镇督军,以免除后顾之忧。是以听了李儒的话,他虽亦萌生退意,仍是把目光看向贾诩,想听听贾诩的意见。

    贾诩的眼神就没离开过董卓,此时看出董卓心思,他起身道:“大谷一丢,许、曹数万人马还在其次,关键是冀州、荆州、豫州、兖州等地的诸侯们,会不会见猎心喜,再次举兵来犯。今洛阳已成废墟,无坚可守,无民可征,以孤城相拒关东联军,万难成也。在下的意见,此时能不战,最好就不要再战。”

    董卓愁上眉头,“许褚、曹操咄咄逼人,岂会善罢甘休?”

    “诸侯起兵,名义上是为匡扶大汉,可诸侯各怀心思,都是为了自身的名利罢了。纵如许、曹、孙三人,虽敢战当先,却也是各自有自己的打算在。”

    “噢?”

    “孙坚江东寒门,祖上至多为县吏;曹操出身虽贵,却被诟病阉竖之后;许褚更不用说,出身草莽。此三人急需立足于世的名望,故而奋勇当先。”

    董卓笑道:“文和所言,颇为新奇。既然如此,文和有何妙计?”

    贾诩说道:“我军士气低落,暂不能敌许、曹、孙等锋锐之师,相国何不施以手段,怀柔笼络之?”

    “怎么个笼络法?”

    “许褚与荀氏交好,此前请求相国返送荀公灵柩回乡,当时相国拒绝了,这时候不妨答应他。”

    董卓猜度道:“此甚容易也,可单凭此事,那许家子就会罢兵言和吗?”

    贾诩继续道:“此乃其一。我闻许褚之妻出自鄢陵张氏,张氏没落多年,早非名族,相国可以女许之,并委任其为司隶校尉,如此,或可让许褚罢兵言和。”

    “.......,就依文和,那曹操与孙坚怎么办?”

    “曹操为袁绍朋党,必不会退,然许褚若退,单他一人又能如何?至于孙坚,相国曾与此人共事,当知他最想要的是什么。”

    董卓点点头,“孙坚常于人说及自家乃孙武之后,我便许其右将军一职,卿以为如何?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