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69 一战成功!-《重生之神奇爸爸》
第(3/3)页
如果还存在一个明天
一定是这个夜晚
在我梦里会出现一直到这个世界的尽头
我都不愿和你分手
无数个失眠的夜晚
我一直这样的期盼
为何你的身影如此弥漫
在我脑海婉转不散
我却无法回忆
曾经承诺永远在一起
让心在次的破碎
在这孤单的夜里
是的,林锐文现在唱的是中文版的《直到世界的尽头》,也就是所谓的中文翻唱版,而且是诸多翻唱版其中的一个版本。
实际上,对这首歌来说,歌词什么的已经不重要了,关键是那种旋律,那种乐曲中迸发出来的情绪!
要知道,当年林锐文看《灌篮高手》的时候,还不会日文,听这首歌也没空看字幕,但就是觉得好听,就是觉得过瘾,可见对一首歌来说,很多时候歌词只是锦上添花,真正重要的还是曲子,或者说,一首好的曲子,那才是世界上真正最容易理解的通用语。
更不用说,林锐文为了增加效果,还开了外挂!
是的,自从神奇乐师的能力成为主动技能之后,林锐文还在跟人练习的时候尝试了一下如何控制力度,到目前为止,虽然不能说我完全掌握,但至少知道如何在不引起别人怀疑的情况下,合理开挂了。
一开始,开口唱的部分,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,他开了百分之四十的威力,可很快他就减了下来,减弱到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威力,然后就持续在这个力度上不变了。
至于效果,嗯,那已经很明显了。
是的,只是一个开口唱,很多人就不由自主的被吸引了过去,然后随着音乐的推进,随着林锐文的歌声继续,在大概表演了两分钟的时候,原本已经稀稀拉拉的舞台周围,又聚满了人群,而且看样子还有越来越多的趋势。
到歌曲唱到二分五十无秒,也就是再次唱到这个歌曲的高潮部分,一直到这个世界的尽头这一段时,林锐文瞬间把乐师魔法的威力开到百分之五十,现场的听众也迅速爆燃,开始不由自主的挥舞起了手臂。
是的,一开始只是靠近舞台最前面的一些年轻人在挥舞手臂应和,很快就像波浪一样,迅速传播开来。
甚至是,当林锐文再次唱到一个高潮,并进行一个停顿的时候,场面再次爆燃,听众一起情不自禁的欢呼了起来,这一次的欢呼,就不是一点点的浪花了,而是真正的山呼海啸。
这里可是空旷的广场,不是早先那个正音琴行,加上在广场的人还不少,林锐文又毫无廉耻的不停开挂,这就导致等他完整的唱完这首歌之后,整个广场至少超过五分之四的人都围了过来。
当然,不是所有人都是直接被外挂吸引来,其实很多人都是好奇过来的,毕竟这就是群聚效应,或者说是看热闹属性,当你看到一个地方忽然开始聚集越来越多的人,你也会好奇,感兴趣,也想过去看看新鲜。
这一看,一凑近,就会受到林锐文歌声的影响,然后再加上集体效应,跟着其他人情不自禁跟着挥动手臂,甚至跟着欢呼,那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。
当年的希特勒,一开始可没啥外挂能力,为何人家只凭口才就能让人欲罢不能,除去其他外部原因外,说白了还不是靠一些小技巧,靠把人都聚集起来搞集会,再加上底下的一群托去引导情绪,让人们在听演讲的时候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才做到的?
同样道理,一些著名歌星的演唱会现场,为什么粉丝都能狂热的泪流满面,看着就跟疯子一样,可离开之后就各种理智,这不是他精神有问题,纯粹是人群扎堆的的集体效果使然,因为人只要扎堆聚集在一起,是真的会失去独立思考能力的,会不由自主的被周围人影响。
林锐文现在的情况也差不多,他没有提前准备足够数量的托去引导听众的情绪,但他有外挂,而且歌曲也是高标准的好货,所以一开始靠外挂加歌曲来双管齐下,能很快的吸引人,勾住人。然后等效果差不多了,就减弱外挂威力,更多靠歌曲本身的魅力,等他聚集了更多人之后,哪怕不开外挂呢,也已经达到了那些一线歌星才能达到的万众瞩目的效果。
结果就是,当一曲结束,林锐文停下最后一个音符之后,现场忽然安静了下来,真的是死一般的安静。
可还没安静两秒钟,就好像突然而下的暴雨一样,掌声哗哗的出现,一上来就热烈非常,直接就是全线爆发,连稀稀拉拉的前奏都不要了。
再看那些围过来的观众,密密麻麻人挤人,就好像舞台周围围了一群沙丁鱼一样,比节目一开始的围观人数还要多的多,以至于让掌声盖过了其他所有的声音。
然后,在这一片连绵不绝而又响彻云天的掌声中,舞台上的几个人,除了林锐文因为早有准备,还显得比较正常外,身后的其他四个人都是泪流满面,尤其是何晓雯,更是直接抱着吉他哭了起来。
是的,他们是应该哭泣,因为这样的大场面,这样的热烈回应,已经明明白白的说明了一个绝对的真理。
他们成功了!
谁也无法抹杀的大成功!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