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六章 罗贯中奖-《文艺界奇葩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庄言知道王立健的意思,不管是哪个时代,论资排辈的情况都是有的。文学奖也不是一潭清水,不可能是只看作品质量,作者的身份,资历当然也是在考虑范围之内。

    其实除了年纪以外,《活着》这本书本身也是有缺陷的,罗贯中奖本来就比较偏重民族的、史诗的、现实主义的作品,而这些东西《活着》都不具备。

    “那有没有入围的可能?”庄言很现实地问了一句,如果入围了,至少也能有个名头,某某奖项入围作品之类的。

    可是王立健却说:“庄言你可能不太了解奖项的评选,入围不入围,除了评委,我们这些外人是不知道的,最终民众们听到的也只有奖项最终得主而已。”

    庄言愣了一下,他确实不太了解这些奖项的评选,但是在他的印象中,上一世的奖项评选,一般提前都会有提名名单的,难道是他记错了?

    王立健在那边又解释道:“要想知道的话,必须到五十年以后,因为各种奖项基本上对这些信息都有五十年的保密期。所以这些信息,只有到五十年以后主办方才会公布。”

    庄言恍然,原来还有这条规则,如果是这样的话,那么弄一个什么提名入围的名头完全是不可能的了。

    有些失望,不过庄言对这些奖项也不是非常执着,所以就释然地说道:“我了解了,我争取赶快长大。”

    他开了个玩笑,不过王立健却没有笑,而是语重心长地说:“所以我现在叫你多多创作一些有深度的作品,以便以后进取这些奖项的时候能有优势。”

    庄言笑道:“还有二十年的时间呢,不急。”

    他说还有二十年的时间,其实就是暗指罗贯中奖最年轻的获奖者45岁的事情。他现在二十三岁,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,至少要二十年才行。

    “总之,多写一些有意义的作品,对你要对总过文学界都是很有好处的。”王立健又说。

    庄言皱了皱眉头说:“什么样的作品是有意义的呢?”

    “当然是能够发人深省,引导人们深度思考的作品是更有意义的。”王立健说。

    王立健说得也有道理,但是庄言却觉得有些东西还是不要太刻意了,为了所谓的意义而去创作,这样写出来的东西不但匠气十足,而且看着也很失真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