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5章 论道法自然-《文道祖师爷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“正是因为道法自然注重本欲,所以事事都讲究恭顺谦让,不争不抢,不多为不妄为。”
    “但道家之意却并不求于此。”
    “正如朝臣面对皇帝之时恭敬谦让,与面对下属之时恭顺谦让,其中谦让二字所代表的含义乃是不一样的。”
    “道家更注重的乃是功成与弗居,生而不有的不为物累的超然。”
    这时,韩孤离忽的问到,“可如此一来,道家之论是否太过玄乎?难得实际?”
    “道”本身就是一种无法用实质的东西来装载的所在。
    它不是什么东西,也不是一种情怀,更不是一种感情。
    道的本身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,它不存在,但又存在,它不现世,但又存世。
    所以在常人眼中,“道”本身就太过玄幻,无法求得实际。
    殷明点头道,“确然如此。”
    “儒家所求仁义,乃是教人修身养性,独善其身之后兼济天下。”
    “而道家则是追求个人的超然,这种超然乃是一种身在俗世之中却又不被俗世所恼的超然。”
    “所谓自然而为,自然而生,不染物性,不为物累便是如此。”
    韩孤离的疑问也是很多人常有的对于道的认知误区。
    他们认为道本身就不存在,所以他们追求的东西也是不存在的,以此以为道家所言当真是无所作为。
    其实不然。
    道家之于国政,便是因天循道,守雌用雄,君逸臣劳,依法治国,宽邢简政,刑德并用,兼采百家等等一系列主张。
    如果说这些主张也是无所作为,那什么才是有所作为呢?
    如果说这些主张都是玄幻的,不切实际的,那么什么才是切乎实际的呢?
    “自然者,应天而为也。”
    “不妄求与妄欲,遵守本心,清静无为,则是自然。”
    殷明的话音落下,众人皆是点头。
    凌望鱼更是笑道,“顺应天命却又知天命,了天命,方得人间之乐。”58看书
    文道祖师爷 最新章节 道第575章 论道法自然网址:		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