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收复海州(三)-《汉明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当然,岳乐此时并不知道,那个曾经的“部下”,已经心有“灵犀”,也去了北门方向。
    而此时已至丑时末、卯时初。
    南门外,一道焰火,直射天际,几乎照亮了半个天幕。
    岳乐心中一跳,虽然猜不到这焰火的意思,但征战多年的岳乐,已经意识到不寻常了。
    他猜测,很可能是敌人要强攻了。
    岳乐,猜对了。
    吴争的部署,说穿了很简单。
    水师确实控制着沿海,可此时舰炮没有那么远的射程,根本够不着海州城。
    那么,唯一的方法就是登陆上岸。
    可运送拆卸下来的舰炮至百里外的海州城东,最难的不是炮太重、路难走,而是随时会出现的敌骑突袭。
    于是吴争决定大张旗鼓以正合,加上自己亲临战场,城内岳乐想不被吸引都难啊。
    只要吸引住城中目光,趁着天黑,奇兵就可以轻松登陆扑向海州东门。
    这就是吴争下血本不计炮弹,也要将炮击持续到现在的真正原因。
    而东门的炮声传到吴争耳朵里时,这道总攻的焰火,也就在情理之中了。
    ……。
    当吴淞卫以数十纵列,抬着云梯呐喊着向城墙冲刺时。
    城上的守军慌了,不是他们怯战,而是城上的守军太少了。
    炮团这一整天的炮击,岳乐在城上红衣大炮先后被毁后,不得不采取守军临时下城墙,待敌军攻城时,再上城墙御敌。
    可问题是,上城墙需要时间啊。
    几个或者几十人上城墙,那还快些,可要上千,甚至二千人排队上城墙,至少得半柱香的时间才能完全进入防守位置吧?
    虽说是从左右阶梯分批上的,可毕竟无法同时在城墙上形成足够密集的火力输出。
    岳乐以为,北伐军不会夜里攻城,因为没有人会明明可以炮击不死人却冒着两败俱伤的风险攻城。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