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道人袖内取出一个葫芦,倒出三粒丹来,每一位赐他一粒:“你们吞入腹中,吾自有话说。” 三位教主俱皆依师命,各吞一粒。 鸿钧道人曰:“此丹非是却病长生之物,你听我道来: “此丹炼就有玄功,因你三人各自攻。若是先将念头改,腹中丹发实时薨!” 鸿钧道人作罢诗,三位教主哪敢多说什么,叩首说道:“拜谢老师慈悲!” 鸿钧道人起身,作辞西方教主,命通天三弟子:“你随我去。” 通天教主不敢违命。只见接引道人与准提俱起身,同老子、元始率众门人同送至篷下。 鸿钧别过西方二位教主,老子与众门人等又拜伏道傍,俟鸿钧发驾。 鸿钧吩咐:“你等去罢。” 众人起立拱候。 只见鸿钧与通天教主驾祥云冉冉而去。 西方两位教主也作辞回西方去了。 老子、元始与姜子牙曰:“今日来,我等与十二代弟子俱回洞府,候你封过神,从新再修身命,方是真仙。” 姜子牙与元始众仙下得芦篷,姜子牙伏于道傍,拜求掌教师尊道:“弟子姜尚蒙师尊指示,得进于此地,不知后会诸侯一事如何?” 老子闻言,轻声说道:“我有一诗,你谨记有验。 “险处又逢险处过,前程不必问如何。诸侯八百看看会,只待封神奏凯歌。” 老子道罢,与元始各回玉京去了。 广成子与十二代仙人,俱来作别曰:“子牙,吾等与你此一别,再不能会面也!” 子牙心下甚是不忍分离,在篷下恋恋不舍,作诗以送之“险处又逢险处过,前程不必问如何。诸侯八百看看会,只待封神奏凯歌。” 话分两头,单表元始驾回玉虚。 申公豹只因破了万仙阵,希图逃窜他山,岂知他恶贯满盈,跨虎而遁。 只见白鹤童子看见申公豹在前面,似飞云掣电一般奔走,白鹤童子忙启元始天尊曰:“前面是申公豹逃窜。” 元始说道:“他曾发一誓,命黄巾力士将我的三宝玉如意把他拏在麒麟崖伺候。” 童子接了如意,递与力士。 力士赶上前大呼叫道:“申公豹不要走!奉天尊法旨拏你去麒麟崖听候!” 祭起如意,平空把申公豹拏了往麒麟崖来。 且说元始天尊驾至崖前,落下九龙沉香辇,只见黄巾力士将申公豹拏来,放在天尊面前。 元始说道:“你曾发下誓盟,去塞北海眼,今日你也无词。” 申公豹低首无话。 元始命黄巾力士:“将我的蒲团卷起他来,拏去塞了北海眼!” 力士领命,将申公豹塞在北海眼里。有诗为证: 堪笑阐教申公豹,要保成汤灭武王。今日谁知身塞海,不知红日几沧桑。 ****** 碧游宫中,通天教主回归此地,挥挥手,似是随意扔下诛仙四剑以及诛仙剑阵,但面色一变再变,似是有些气氛停留心中,无法散去,最终又一凝聚,诛仙剑阵自发形成。 而通天教主则位于诛仙剑阵之中,诛仙四剑无穷无尽的杀气砍向自身,似乎是在磨炼心灵,打杀戾气。 似是天人感应,仿佛清风一抚,白云苍狗,天气平静无比,碧游宫中一片仙家气象。 但通天教主心中明清,此刻师尊终究是回归了,不再打量自己。 他英俊硬朗的面容之上难得显露出略微苦涩的表情,眼神有所变化,最终仿佛一把利刃扫清其余情绪,眼神再度清晰起来。 他摊开手掌,此刻一道略显虚无的金黄色叶子凝聚开来,值得一提的是,此刻的金黄色叶子的叶尖之处,隐隐约约有着紫气弥漫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