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于是,孙武挑选三千余名精卒为前锋,在极短的时间内,连续突破楚国北部大隧、直辕、冥阨三关险隘(今河南信阳南部与湖北随州北部交界区域),沿汉水,突入楚国腹地,控制汉水东岸,兵锋直指楚都郢城,完成了令各路诸侯为之震惊的战略奇袭。 面对巨大的危机,楚国左司马沈尹戍挺身而出,为稳定局面,他分析了吴楚两国各自弊端,并劝楚昭王号召各地勤王之师加紧集结坚守,自己则亲率一部,迂回吴军后路,以楚国雄厚的兵力完成对吴军的包围歼灭。起初,楚昭王依计而行,在柏举(湖北省麻城,一说湖北汉川)与吴军对峙。然而局面稍稍稳定之后,楚将武城黑、大夫史皇等托庇于令尹子常的势力,开始劝导令尹改变战略,主动接战吴军,用以争功。结果,子常率部出击,意图提前与吴军决战。 然而,军心动摇、战力不稳的楚国主力部队三战三败,一溃千里。追击中,子常弃军出逃,史黄战死,而率部疾驰赶回、试图挽回溃败局势的左司马沈尹戍被孙武率领的吴军主力包围,冲杀未成,身受重伤之后,举剑自杀。 楚军溃败,楚昭王携亲信一路西逃,公元前506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日,吴军攻破郢都,伍子胥纵军屠城,并寻杀父仇人楚平王之墓,掘坟开棺,鞭尸三百。 楚臣申包胥逃至秦国,于秦王殿前,彻夜痛苦恳求,哀声七日七夜不止。出于对秦国未来发展局势利益的考量和对申包胥的欣赏,秦哀公终于决定出兵援楚,五百乘兵车组成的秦军,开始向楚地进发。 就在吴国即将实现数代人将要完成的理想时,吴军内部却出现了致命的分裂。无论在什么时代,从来皆是可共打天下而难共守天下,原本是出生入死的袍泽,面对巨大的权力与利益之诱惑,终于也成了鱼死网破的仇敌。 在吴军大破楚军、伍子胥报仇雪恨之际,秦国援军抵达,与吴军小规模试探接战,双方互有胜负。然而,令所有诸侯都没有想到的一件事发生了:即便楚国面临亡国危机也按兵不动一直蛰伏的越国,突然发难,猛攻吴国本土。 两面夹击之下,吴军奋力抵抗,但先锋大将夫概,却悄然率部撤回吴国,自立为王。迫不得已之下,阖闾只得率军败退,回国平叛。至此,吴国几代人为之努力的,一举吞并楚国、争霸天下的梦想,就在越国的这次突袭中,破灭了。 率领部队回国平叛的阖闾迅速击败夫概,不久之后,下令伐越,吴越两军在檇李(今浙江嘉兴西)展开大战,越王勾践采用死士突击、囚徒自刎阵前等狠厉手段,出奇制胜,击败吴军,重伤阖闾。 吴军后撤仅七里,阖闾伤重不治,临终之际,告其子夫差,莫忘袭国杀父之仇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