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良久。 刘彻缓缓开口。 “张爱卿于我大汉之忠诚,有目共睹。且,张家之于我大汉的贡献,实乃是万千之功绩。一直以来,朕对张家,都是多有亏欠,而你们呢?” 说着,刘彻将目光转向一众朝臣,尤其是跪在地上的武将。 “你们是用何等的态度对待张家的?在朝堂上,百般排挤,即便是张家正确的决策,尔等都是议论纷纷。而我大汉,当遇上真正难以抉择的问题,原本妙语连珠的人呢?人呢?” 越是说,刘彻越是激动。 “想我大汉朝堂,竟无一人有计策!也只有伱们费尽心思排挤出朝堂的张家,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,愿意为朕分忧!你们呢?” “你们只会是畏畏缩缩,只会是一拥而上的哄抢功绩。倘若是真正遭逢大难,朕能指望尔等吗?尔等能为朕分忧吗?” “王将军,朕如果没有记错,你是我朝开国功臣之子,如果说功绩,你在边关,也算是历练了两年,如此才回到朝堂,朕记得没错吧?” 见到刘彻将目光转向自己,所谓的王将军,跪伏在地上,大气不敢出,整个人抖得如同筛糠一般。 “朕问你话呢!” 刘彻的语气,陡然严厉了几分。 “回,回禀陛下,陛下所言即是。但臣,并无领军打仗之功绩。” 刘彻突兀的站起身,整个人显得有些激动。 “并无领军打仗之功绩?怎么?这一次朕的北伐,尔等想要获取功绩,册妻蒙子?尔等觉得,这功绩唾手可得?” “陛,陛下,小人不敢……” 王将军回答的磕磕巴巴。 面对暴怒的刘彻,此时,他的心中已经是无比的后悔,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出来当这个出头鸟。 甚至还有一丝恼怒,恼怒刘彻会在明知道他们心思的情况下,一语道破。 连最后一丝体面都不留。 甚至,他还恨上了张家,恨上了张旺川,恨张家的咄咄逼人,怨恨张家将其整个人架在朝堂上。 以往的张家,从来都不是如此。 即便是面对胡搅难缠的韩安国,之前的张家,可依旧是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最多也就在事后有所体现。 现在呢? 现在,张家的强硬,简直是出乎他的预料! 深吸了一口气,刘彻简单的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,看向了跪在一旁的张旺川。 “旺川,你先起来吧,此事,朕自然会为你做主。” 在刘彻的示意下,张旺川缓缓起身,抬头,直接对上了刘彻鼓励的眼神。 此时,刘彻的态度已经是不言而喻。 他不仅是要保障张家,更是要借此大做文章,借此告诉那群所谓的朝臣,他刘彻的态度! 随即,刘彻再一次转头看向所谓的王将军。 “王将军,你可知罪?” 顿时,朝堂的群臣心中大震。 刘彻这个态度,这个表示。 这是要,杀鸡儆猴! 此时此刻,王将军早已经没有了刚才的嚣张,甚至是,他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。 只是跪在地上,头低伏着,不敢发一言。 “陛下,臣,臣之罪,臣不应该咆哮公堂……” 刘彻一摆手,直接打断了王将军的话。 “看来,王将军还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啊。” 一边说着,刘彻将目光转向张旺川。 “朕刚才问诸位可有计谋,诸位一言不发,而朕这才转向旺川。朕刚才也有言在先,即便是旺川之计谋,有驳于常理,朕也恕他无罪,而你呢?” “而我们的王将军,不仅公然咆哮,打断旺川的话,欺君罔上好大的一顶帽子,朕看你才是欺君罔上!” 越是说,刘彻越是愤怒! 他们哪里有将自己放在眼里的意思! 他们更是从来没有将张家放在眼中过。 一直以来,张家的贡献,刘彻都是看在眼中,尤其是之前对于匈奴的妙计,刘彻更是对张家感慨万分。 甚至这一次,张伟还主动提出,要为刘彻分忧,由张家承担此责。 “陛下,倘若是朝臣想要非议,就让他们非议我张家吧。” 这是张伟的原话,也始终是,让刘彻历历在目! 反观这群朝臣呢? 贪图享乐、畏首畏尾,这些刘彻都不想追究了。 但是,食君之禄,忠君之事! 你既然是享受我大汉百姓的税收,那么,你就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! 而不是刘彻一开口,底下顿时鸦雀无声。 而不是所谓的看到唾手可得的功绩,一个个奋勇当先。看到可能招致的祸患,一个个又畏畏缩缩。 他们是大汉的朝臣,大汉还要在前头,而不是…… 张家,也只有张家,能够担此重任。 ……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