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思索间,单于阴恻恻的开口。 “南宫,你觉得,我们应当是战是降?你阏氏乃是出自于汉族,我想,你们对汉人的想法应该更为了解吧?如果我们一心想走,他们是否会穷追不舍,像我们匈奴一网打尽?” 面对单于的问题,南宫阏氏猛然一惊。 说白了,单于的问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。 从头到尾,单于就表露了自己想要离开的意思。 或者说,即便是单于自己也清楚,匈奴根本就没有和大汉扳手腕的资本。 能够保证逃得远远的,就已经是天大的喜讯。 而单于之所以选择询问阏氏,无非是存了想要让他们背锅的意思。 现在是被决定的这个锅。 而之前,单于则是想要让阏氏背下失利的锅。 之前的战争,单于已经是有些怀疑阏氏。 也正是阏氏前去试探,并且确保没有问题,这才造就了失利。 换而言之,单于已经是想要将矛盾集中到阏氏的身上。 此番,不过是顺水推舟,无论阏氏回答是与否,恐怕阏氏都会…… 越是往后想,南宫阏氏便感觉到一阵悚然。 单于的表现,是否也在张家的意料之中? 没道理,张家刚给出消息,单于这边就开始讨论,试探阏氏。 甚至,张家是否也已经算到了单于会有如此一说? 这些都是未知的。 如果是这样,那张家也太恐怖了。 但眼下,原本对他阏氏所言的是战亦或者是逃,在单于的问题出口间,已经是让他们阏氏没有办法再做权衡。 阏氏,退无可退! 想要不背锅,想要更进一步,就只有与张家合作这一条路! 打定主意,南宫阏氏不再犹豫,直接开口。 “单于,我想,我们匈奴还不至于望风而逃” 哦?? 旋即。 单于就是来了兴趣。 自己的问题无,非就是战与逃两个选择。 但凡是有所理智,都会知晓,眼下他们匈奴已经没有抵抗的实力。面对来势汹汹的几十万大汉军队,就只有望风而逃这一条路。 他之所以将问题抛给阏氏,无非就是存了想让阏氏主动说出来的心思,这样一来自己也好顺理成章的分担出去一部分压力。 再者,同为匈奴。 单于也相信,阏氏不会那么轻易背叛。 至少,即便是阏氏借此回到大汉,大汉也不可能轻易接纳。 换而言之,单于确实是将阏氏当成自己人,只不过是相对来说的一个备受怀疑的自己人罢了。 当即,南宫阏氏便是开口。 “单于,谁言我匈奴没有丝毫的可乘之机?我听闻大汉有言,所谓擒贼先擒王。我等想要让大汉就此退去,想要打出我草原的威名,完全可以依照我阏氏的计谋行事!” 听闻阏氏的话,单于更感惊讶。 原本一向阴恻恻的阏氏,此时竟然是一改常态,愿意主动开口献策。 同时,单于的内心也陡然伸出几分警惕。 一直以来,他对阏氏从来就是多有防备。 虽然单于并不认为阏氏这边与大汉勾搭有什么好处,甚至,匈奴才是阏氏的根本。 但是,这并不妨碍单于对阏氏的各种考量思索再三。 顿了顿,南宫阏氏接着开口。 “单于,我的计划是这样的,我们是否可以将刘彻引诱而出,然后我南宫阏氏率领部分草原儿郎,一拥而上,擒贼先擒王。如此,也能够毕其功于一役。我想,失去了一军统帅,失去了一国之君,大汉将再无再战之心,只能够就此退却。” “并且,在我阏氏看来,大汉的国君刘彻才是这一次战争的关键人物。倘若是一个懦弱的国君,只会被我们草原不断的侵蚀、不断的压榨。而倘若是我们将如此雄心勃勃的君主铲除,可谓是铲除了一个心头大患。再者,我草原的儿郎,即便是只有数万人,但依旧可以于万军丛中取其首级。倘若是此战功成,不光能一雪前耻,亦是可以扬我草原儿郎的威名!” 阏氏的描述,仿佛是给单于展开了一幅名为野心的画卷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