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结合他手中的讯息。 他需要知道,汉武帝与匈奴的第二次和第三次战争中,都做了些什么。 在历史的记载中。 汉武帝与匈奴发动了三次战争,分别是河南之战、漠南之战和河西之战三大战役。 大汉分别在这三次的战役中。 从不堪忍受匈奴的骚扰发动战争,到主动出击,击溃匈奴。 再到远赴千里,与匈奴决战。 依次地递进。 层层去布局。 原本,依照张伟的想法。 他只想要,在这三次战争中稍加影响。 加入他张家的元素。 最好是,能够立下一定的功绩。 如此,他张家,便能够凭借此等功绩,扶摇直上。 甚至是,在军中得以发展。 然而,事实证明。 张家的这只小蝴蝶,扇动的翅膀,已经是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历史。 甚至是,让整个大汉的历史轨迹,直接跨越了与匈奴的第一次与第二次战争。 一举功成。 将匈奴的主力全军覆没。 按照现在匈奴的情形。 按理说,应该是直接过渡到第三次战争。 不过,现在匈奴的境遇。 完全是比史书上记载的,更为落魄。 单于在他张伟的计谋下。 已经是背水一战。 在大汉施加的压力下被迫用武力整合起内部。 而在内部,张伟则是早已经埋下了一根钉子。 阏氏。 如果阏氏想要取单于而代之,他们势必是需要在此战中发挥其作用。 否则。 以张伟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做法。 也不可能就这么轻易地点头让大汉出兵。 想要借此铲除某些人是一回事,但大局还是更为重要的。 总的来说。 他张家只需要静待事态的发展,让大汉枕戈以待。 胜利,便是唾手可得。 事实上,张伟也是如此做的。 就是。 所谓的某些人不这样认为。 他们,远比屏幕前的张伟更加着急。 和平年代,想要建功立业。 不外乎,对外扩张。 恰巧的是,之前大汉不费吹灰之力得来的胜利,蒙蔽了他们的双眼。 更为恰巧的是,匈奴内部的阏氏,最近频频传来消息。 他们等不及了! 再不动手,单于很有可能真的将内部完全整合成铁板一块。 甚至是卷土重来。 张伟,也就是顺水推舟。 让他们任意施为。 自己则是暗中布局。 眼见着,事态的发展越发偏离历史的轨迹。 屏幕前的张伟有些头疼。 “究竟是按照漠南之战,还是河西之战的轨迹?不,应该是河西之战。只是,因为我的影响,原本史书上记载的人物,却是没有完全地浮现,这。” “倘若他们不出现,第三次的战役,自己是用他们好,还是不用好,若是因为他们缺席,出现一些不可控的因素,……” 张伟很是犹豫。 历史轨迹的变化,不仅是,促成了他张家的发展与崛起。 更是让,历史上原本的一些赫赫有名的人物。 并没有借此扶摇直上。 甚至是有所埋没。 就比如,某位战功赫赫的年轻将军。 霍去病! 张伟眉头紧皱。 当即, 他下定决心。 “在我张家全面退出军中的同时,给我找寻一下,军中有没有叫做霍去病的人,最好是,能够与他取得联系!” …… 时光荏苒,光阴似箭。 屏幕前,张伟操控着张旺川,奋笔疾书。 其上,标题十分的醒目 计划书这明晃晃的三个大字。 直接是拉低了整个计划的格调。 当然,这也是张伟无奈的选择。 毕竟,没文化真的很可怕。 当初,为了张家的发展。 他可是在度娘上一遍又一遍地查询史书。 然后,一遍又一遍地模仿古人的言语。 一直到现在,才算是有些得心应手。 然而。 现代的某些习惯,肯定是一时半会改不过来的。 他既需要将这一份计划记载下来,囊括他自己的内心想法。 还需要将此完整地传递出去。 好在。 这一切,已经是有了眉目。 至少,计划的大框架已经是出来。 无论是结合眼前匈奴的形式,还是朝堂上,各个朝臣对匈奴出兵的想法。 张伟的内,心已经是有了腹稿。 剩下的,无非是,按部就班。 轻轻吹干墨迹,张旺川直接走出庭院。 眼见着,张家已经是有不少人在忙碌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