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宰相、尚书、将军。 可谓是大包大揽。 张旺景,身为大汉当朝宰相,当然是需要另立宅邸。 至少,明面上。 不能够落人把柄。 否则,一个结党营私,肯定是跑不了。 眼见着张旺景匆匆忙忙走入院中。 张旺川点头。 “旺景,你来了。” “都多大的人了,做事情不要这么的风风火火。” 却是。 张伟操纵的张旺川,不轻不重地责备了他两句。 说起来。 自己身为兄长。 已经是好久没有与张旺景悉心交谈了。 见状。 张旺景长叹一口气。 “兄长,我也不愿如此焦急,只是,事情真的有些紧急。” 紧急?? 闻言。 屏幕前的张伟神色微动。 再紧急,能有什么值得让当朝宰相都风风火火的? 天总不能塌下来了吧? “家主,主要还是,我听到风声,有不少朝臣对我张家不满,甚至是,私底下出现了不少反对的声音。” 屏幕前,张伟眼神一凛。 “反对之声?我们张家所行之事,皆是按照君王旨意,从未有过任何逾矩!也就只是军中……” 张旺景长长地叹了口气。 “兄长,其实问题就出于此。尽管帝王允诺了我张家,甚至当众承诺,我张家可在军中发展。只是,朝堂中的某些朝臣,包括军中的一些武将,对我张家都是颇有微词。” “再者,我张家在军中,尽管有着旺成的福泽。但其实,先天性的就是有党派的。我张家进入军中,在受到扶持的同时,亦是有人不断的排挤。” 此言一出。 张伟当即恍然大悟。 党派之争,不光是朝堂上。 其实,四处皆有之。 包括军中。 军中的将领,可不是所有人都欢迎张家的。 或者说。 之前张旺成在军中。 肯定是有所党派的。 与某一系交好,势必会与人交恶。 而他张家,既然承接了张旺成的恩泽。 那么他张家,先天性的就打上了张旺成的标签。 打上了所谓的党派的标签。 如此一来。 张家尽管在军中的发展顺风顺水,有人帮扶。 也是有不少人使绊子! 朝中,就更不用说了。 屏幕前,张伟神色凛然。 “果然,党派之争,无论何时何地,都不可避免。即便是军中,都会出现不同的声音。只是,旺景,军中的声音是如何传到你耳中的?” 面对张旺川的疑问。 张旺景微微摇头。 “家主,这件事其实并非是我获知的,而是陛下获知。陛下趁着早朝交代于我,让我与家主知会此事。这件事,陛下尚且不宜出面。” 听到这个。 张伟已经是明白的七七八八。 要说军中。 要说这天下。 名义上,尽皆是刘彻的。 换而言之。 刘彻才是这天下最大的一个。 同时。 军中之事。 事关重大,几乎关乎着大汉的稳定乃至于一切。 故而,刘彻能够第一时间收到军中的些许不和谐的声音。 就显得理所应当了。 而他派张旺景来通知张伟。 显然。 刘彻是清楚,此事,他不宜出面。 但也表达了自己的态度。 信任张家。 主要还是。 他当初允诺张家能够进军中发展。 就已经是承担了不少来自于军中将领的压力。 此时,如果再出面。 很有可能让军中的不满加剧。 至于张家的加入为何会有诸多人不满。 其实就是在于。 张家的势力,实在是太过庞大。 别说是其他人了。 就连刘彻,也有时候会担忧张家尾大不掉。 尽管,刘彻对张家持有100%的信任。 但。 说白了。 君与臣,还是要分尊卑的。 亲疏远近,张家能与他如此亲近。 已经是天大的恩泽。 “旺景,你也不必太过担忧,不过是些许流言蜚语,我张家不必太过放在心上。” 张旺川安慰道。 言语间的疑虑,却是显露无遗。 这等层面的博弈。 一个搞不好,就很有可能导致前功尽弃,乃至于让事情发生陡然的偏转。 “只是,家主,些许的流言蜚语,有时候会化作最锋利的箭矢。此事,我张家也是不得不防。” 张旺景开口。 眼见着这一幕。 张旺川反倒是一脸的欣慰。 能够看的出来。 即便是出任了大汉朝堂的宰相。 张旺景依旧对张家关怀备至。 并没有出现什么,有了媳妇忘了娘的现象。 这是一个很好的比喻。 很多时候。 家族中的某些人,在用家族的资源攀上了高位之后。 很容易就对家族不冷不热。 张旺景对张家的担忧。 对张家的真情实意 他很欣慰。 “其实,旺景,伱也不必太过忧心。毕竟,我张家有着帝王的支持。再者,我张家可不是什么软柿子!” “党派之争,我张家此时已经是无可避免。但是,我张家能够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如此之久,所凭借的,可不只是与人为善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