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段期间,他已经安慰了刘彻无数次。 “陛下,匈奴与我大汉距离遥远,且我张家派人进入匈奴传递消息,势必需要小心行事,即便是接到讯息,回信需要时间。在眼下,我大汉已经做了能做的一切,阏氏也与我大汉早就绑在了同一条船上。在臣看来,相比于出卖我大汉,阏氏反倒是将匈奴引入大汉的陷阱,才是利益最大化的做法。” “再者,陛下应当知晓。阏氏毕竟与我大汉同出一源。血脉方面,自是一脉相承。虽说其融入匈奴许久,但我始终相信,阏氏是心向我大汉的。” “故而,陛下,我等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份内之职,率麾下士兵埋伏两侧,养精蓄锐,无需担忧太多。只需匈奴一脚踏入陷阱,将其一举歼灭!” 张伟再次将计划大概重复了一遍。 多次的剖析,阏氏会对他们大汉作出的反应。 即便是退一步,再退一步。 无论怎么想。 张伟都是清楚,和他们大汉合作,才是阏氏能够做出的最正确的选择。 毕竟,说白了。 想要更进一步,乃至于成功上位单于之位。 亦或者说是,眼下匈奴王帐之内,四处都是阏氏的敌人。 他们想要独掌大权,就势必需要将眼前的一切尽数铲除。 目前,大汉想对匈奴动手。 这是他们最好的机会,也是唯一的机会。 相比于大汉朝堂上的明争暗斗,匈奴王帐之间的你死我活则是显得更为残酷。 阏氏尽管是出于大汉。 但,张伟清楚。 他们对大汉还有没有什么归属感,这还得两说。 故而,一直以来,他都是以利益与阏氏维持联系。 更是以利益希望能够说服阏氏。 也只有建立在利益上,方能保证阏氏不会轻易的背叛。 思索间。 车厢外。 猛然传来一阵嘈杂。 甚至盖过了马车行经带来的喧嚣。 “何人在外喧哗?” 刘彻内心刚刚舒缓了几分。 听到外头的动静。 旋即。 再一次提了起来。 说起来。 刘彻是深切理解了。 身为一军主帅,在外行军打仗,最害怕的反倒不是行兵布阵。 反倒是车厢外的一阵一阵的马蹄声。 上一次的马蹄声,给刘彻带来了极其繁琐的问题。 包括麾下将是营帐的布局排列,乃至于麾下士卒的不和谐。 三十万兵马人吃马嚼,不光是一个天文数字。 其中,如何统筹兼顾,如何让其相处融洽。 亦是一个不小的学问。 尽管刘彻手下有诸位将军互相协调。 但, 说白了。 大家相互之间的利益不同,立场不同。 尤其是张旺成所领的殿后的后军。 其中的一个个,都是刺头中的刺头。 他们身上要不就是背着几分血债,要不就是在营中犯下了不小的罪过。 只是军伍惋惜他们的能力。 或者说,是看中了他们的战力。 这才将他们送到军中所谓敢死营的地方。 亦是眼下张旺成引导的后军。 这群后军,可是给刘彻带来了不小的麻烦。 一方面,张旺成初领这么一只桀骜不驯的军队。 不光是磨合,甚至平常军中的大小一应事物。 都会闹出来不小的动静。 再者。 身为张家之人,身为满朝文武唯唯诺诺之时,敢于跳出来,愿意只身赴死之人。 于情于理,刘彻都不可能寒了张旺成的心。 故而,这段时间,刘彻对张旺成对这支后军可谓是倾注了极大的心血。 亦是十分的头疼。 这马蹄声一响。 刘彻就知道,琐碎的事情又来了。 “报,陛下,有人在我大汉军队周边徘徊,被我等抓获。其自称是张家使者,且持有陛下之信物,故而,我等将其绑来。” 车厢外,传来一阵恭敬的声音。 刘彻情不自禁地与张旺川对视了一眼。 张伟面色舒缓。 至于刘彻。 也是极大地放下心来。 好啊。 刚还在担忧张家的计划能否顺利实行。 这不,张家的使者就送上门来了。 “将其带上来吧,注意,不要太过为难他。这应当确实是张家的使者。” 刘彻淡淡地开口。 听不出丝毫的喜怒。 似乎是感觉到了车厢外将领的局促。 刘彻再一次出言安慰。 “尔等做的很不错,类似情况应该尽早发现,且尽力擒下由朕来定夺。此事,并非尔等之过错,朕亦是不会怪尔等,且将张家使者带来” 得到了刘彻的安慰。 或者说是保证。 外面的将领明显是松了一口气。 “诺。” 随着一身应和。 车厢外,马蹄声远去。 “旺川,这使者既然回来了,我想我们的计划……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