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无非就是以自身的利益为主,贪图享乐,贪图安定。 否则,眼下大汉国力强盛。 大家更应该众志成城,与匈奴一战。 若非如此想,也不会出现诸多之人出言阻止了。 害怕就是害怕。 非要找粉饰的借口。 尽管张伟对其做法很不屑。 但。 不得不说,他们的这一番题反倒是正中张伟的下怀。 却是屏幕前的张伟主动操纵着张旺川走出队列。 “陛下明鉴,微臣亦是有话要说。” 刘彻点头。 “张爱卿,但说无妨。我大汉与匈奴之互事一直以来都是由你张家负责,至于韩御史的言辞,你张家可有反驳?” 眼看着刘彻的希冀。 张伟不慌不忙。 “陛下,依照臣之所见,互市之于我大汉,确实是弊大于利的。经过我张家长久的与匈奴的交易,即便是我大汉对匈奴再好,他们亦是十分的嚣张跋扈。” “尽管边关因为我大汉与匈奴的互市,关系好上许多,但我大汉乃是天朝上国,岂能轻易与这群卑劣之民进行平等的交易?” 张伟的这一番话,听得刘彻是龙颜大悦。 一旁的韩安国亦是轻抚着胡须,脸上流露出些许得意的神色。 看看,即便是张家,亦是需要考虑他们的提议。 这张家小儿,看起来还是挺上道的。 韩安国主动向前一步。 “陛下,张尚书所言皆是如此。我大汉乃是何等的地位?他匈奴竟想与我大汉享有平等交易之权,我等亦是看不过去。” “还请陛下废除匈奴与我大汉交易之事!” 随着韩安国出口。 又有一众朝臣跟着他出列。 “臣等亦是如此意见,还请陛下废除匈奴与我大汉互市之事!” 异口同声。 看样子,应当是早有预谋。 只是,这事态的发展,似乎是有点太过于顺利了。 原本依照韩安国所想,此事必然是要经历一番唇枪舌剑。 毕竟,此乃张家提议,陛下批准。 并且,大汉的边关确实因此安定了将近两年之久。 若非是他们投降派见到无利可图,且张家有意义主战。 他们也不会费力去废除。 要说投降派中有没有爱国的。 有,确实有。 不少投降派,确实是对大汉忠心耿耿,并且更加关注大汉自身的利益。 但。 终究只是少数。 天下熙熙,皆为利攘。 张伟将其看得很透彻。 哪里有什么朝堂的派系。 无非就是因为共同的利益联合到一起。 不过,某种意义上,这样的联合却又是最为牢不可破的。 至少他张伟目前还不知道如何打破。 “只是……” 眼看着朝堂一片嘈杂。 张伟主动开口。 仅仅两个字出口,便让朝廷再一次鸦雀无声。 “陛下,微臣亦是认为取消互市也是可取的。只是,如何安抚匈奴,此事事关重大!” 随着张伟话音落下。 肉眼可见的。 韩安国的眉头皱了起来。 似乎是此问题有些超出他的预料。 看样子,他应该是从未想过此事。 不过,张伟的思虑却是无从辩驳的。 大汉与匈奴进行互市,所为的,无非就是保证大汉边关的和平,为了与匈奴交好。 眼下,伱说取消就取消,怎么也得给人家一个说法吧? 至少,之于这群投降派来说,这就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。 他们本就想与匈奴交好,要不也不可能派人去和亲。 后续的互市,他们也不过是顺水推舟。 只是,互市一事,于他们而言,却是没有利益的。 就如同鸡肋一般,食之无用,弃之可惜。 且。 眼下,碍于张伟的威胁,他们认为是互市让张家的地位举足轻重。 如此,这群人才动了想要取消互市的念头。 这不开口不要紧。 一开口,直接是将他们架上了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。 纠结,犹豫。 最终还是化为了简单的一句。 “陛下,臣等并无此事之思量,但,势必能有万全之策。” 韩安国还想辩解。 屏幕前的张伟却是不依不饶。 “韩御史,此事考虑上,必须仔细思量啊。我大汉与匈奴之关系,经历了多年的经营,若是轻易取消,我大汉苦心经营的一切都将毁之一旦。” “且,韩御史刚说,我张家此举乃是以身饲虎,不知韩御史之于匈奴的认知是什么?亦或是韩御史一直以来都将匈奴当作我大汉的心腹大患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