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屏幕前,张伟暂时松开了对张旺川的操作。 只是静静地思索着些什么。 内心深处,某一份计划正在被逐渐完善。 却实能够听到。 一旁的喇叭,开始逐渐传出嘈杂的声音。 悉悉索索的。 脚步声,夹杂着窃窃私语。 时不时还有几句低声的问候。 张伟转头看向屏幕。 屏幕中,一个个官员的身影已经是出现在了视线中。 车马身侧,也有不少马车依次停下。 似乎是见到了含有独特的张家标志的车马。 不少人面露敬畏,亦是有不少人凑上前。 无论张家之于朝臣的态度如何。 还是有不少人想巴结张家的。 张伟一一点头,算是打过招呼。 态度依旧是不咸不淡。 话说,他张家之于朝臣,从来都只是以井水不犯河水为主。 既不特意交好,也不特意交恶。 总而言之。 张家,从始至终,奉行的都是与朝臣互不影响。 坚决不去触碰拉帮结派的边线。 不只是张伟不希望张家掺和太多朝堂之事。 更是张家需要表达出一个态度,一个不结党营私、不拉帮结派的清廉的态度。 否则,陛下凭什么信任你? 凭什么让你张家发展? 当然。 眼下,张家身为主战派的主导者。 至少明面上,张家,还是需要跟一部分朝臣搞好关系的。 就比如眼前这个有些手足无措的王恢。 “王行令,走吧,今日吾等共同上朝。依照我之所想,有王行令手中的信件,有如此巧妙的安排,陛下势必能答应我等的提议!” 张伟操纵着张旺川自信满满地开口道。 当然,这个安排,是经过张伟改编之后的。 莫名的。 原本有些焦躁的王恢逐渐平静了下来。 甚至对于周边的一些异样的目光,他都不再关注。 只是,脑海中思索着张伟的“安排”。 说实话,一直以来,王恢都是身为一个较为古板、不近人情的朝臣。 他与其他朝臣的相处方式,甚至比张家还要“与世隔绝”。 对外,他的态度无比强硬,尤其是与匈奴交涉,堪称妙语连珠,经常怼得匈奴哑口无言。 对内,他更是一副清廉守旧的姿态。 从他很少与朝臣交往就看得出来。 之前,张伟诚挚地邀请他上马车。 但凡是一般的朝臣,早就顺势屁颠屁颠地凑上来。 毕竟,张家这棵大树,可不是想攀上就能够攀上的。 也只有王恢,再三犹豫。 犹豫什么? 犹豫的是影响,不只是对他自己的声誉,亦是对张家的声誉。 如此,足可看出王恢之人。 值得交好。 眼下,在张伟的一番安抚或者说是劝慰之下。 尤其是张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计划中的弊病。 甚至是,间接性的帮他躲开了一场弥天大祸患。 感恩的同时,王恢对于张伟亦是更为信任。 至于张家。 至于张家家主张旺川,王恢是无比的敬佩。 并且,尽管张家势大,但从不仗势欺人。 王恢自恃。 要是自己的家族有如此地位。 内部的混乱就足够让他焦头烂额了。 还有就是,张家,貌似也如他一般。 从不结党营私,从来都是忠于陛下,忠于大汉、忠于天下社稷。 这更增添了几分好感。 再者。 身为主战派,他们先天性的就是立场统一的。 用现代的话来说。 一个战壕的人。 还救过你的命。 此时,王恢放下了最后一丝戒备。 “张尚书,您放心,我王恢无论如何,势必不会拖您的后腿。朝堂上,您只需畅所欲言,我必然是无条件支持,即便是计划不是那么成熟,再等一段时间也,我等也是等得起。如今,我等一定要想出一道万全之策,方可对匈奴动手。” “毕竟,此事关乎我大汉天下,关乎我大汉之国运!” 听着身后王恢的慷慨激昂 出奇的,张伟并没有感觉到不奈。 身为一个现代人。 其实,张伟对古人的很多的言语、做法都是嗤之以鼻的。 但。 王恢表达出来的忠诚,他的赤胆忠心,却是让张伟无比的敬佩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