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…… 珍娘挖野菜,卜世仁写情诗。 珍娘煮野菜,卜世仁遇贵女。 珍娘吃野菜,卜世仁猜灯谜 …… 刘家女眷们坐着的地方,渐渐骚乱起来。 到如今只要不是瞎子聋子,便不会看不出来问题,那卜世仁先是面对询问,不说自己家中已有妻室,再是只给母亲请封,最后将自己写的情诗传扬出去,再在花灯节上‘巧遇’座师的女儿,故意和她猜中了同一盏灯谜…… 何其相似! 可那贵女不是珍娘,珍娘还在老家挖野菜! 而此时,台上被幕布遮挡的地方传来了欢快的童声: “挖野菜,我在老家挖野菜。挖到野菜头,吃喝不用愁;挖到野菜尾,煮菜多加水;挖到野菜根,从此不愁生。” “挖野菜,我在老家挖野菜。” “挖呀挖呀挖野菜。” “挖到野菜回家煮,加水加盐不加油。” “煮了野菜头,夫君考头筹。” “煮了野菜尾,夫君考末尾。” “煮了野菜根,夫君娶新人。” “挖野菜,我在老家挖野菜,挖到野菜头,夫君考头筹;挖到野菜尾,夫君考末尾;挖到野菜根,夫君娶新人。” “哈哈哈、哈哈哈……” “哈哈哈哈哈——” 幕布再一次落下。 这次幕布落下之后,没有很快就拉起来,于是已经观察到大姐深受震动的刘昌淼心中略松,好奇问道:“傅先生,这首词是你写的吗?” 刚刚几个小孩唱的这首词听着朗朗上口,但细想却很是古怪,还充满了讽刺的意味。刘昌淼觉得这首词跟话本很配的同时,也下意识地觉得应该是傅先生写的。 因为只有写了《真假少爷》,写了《神眼传奇》和《重生之藏宝图》,以及《珍娘传》的傅先生,才能写出这样朗朗上口,听了一遍就记在心里的词。 傅文钰点头。 这首“挖野菜”的确是他写的,不过不是词,而是一首儿歌。 目的嘛,当然是觉得很适合这出戏。 而此时的台下,已经有小孩下意识地唱了起来,“……挖到野菜头,吃喝不用愁;挖到野菜尾,煮菜多加水;挖到野菜根……” 那是刘家目前唯一的孙辈,刘昌炎和刘大奶奶的独子,此时不过五岁的他觉得刚才听过的歌很好听、很好玩,于是马上便跟着背诵。 刘大奶奶吓了一跳。 聪慧的她结合之前丈夫的提醒,以及今天没有男丁在场,还有刘昌莲的异样意识到这出戏有些不对劲了。于是略一思索,便让奶娘将自己的儿子,公公的两个妾室,以及其中一个妾室所出,同样年纪不大的小姑子还有刘昌莲的女儿一起带走了。 事实证明,她的举措非常正确。 因为《珍娘传》并不是一个‘皆大欢喜’的结局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