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一五章 俭以养德-《官居一品》
第(3/3)页
众考生一起发出羡慕的‘啧啧’声,均觉得李老师有够狗屎运。
李哲却笑道:“如果仅我一人用这种法子考中,那你可就算我侥幸,但我已经教了两届学生,但凡认真听话照着做的,没有不中的,而且不仅我老家福建、就连临近的浙江、江西,近两届乡试的考题,也全被我押中了。”
此言一出,立即镇住场面,考生心中的侥幸之火顿时熊熊燃起,但转念一想,却又有些丧气道:“现在离大比,不到两个月时间,就是杀了我们,也背不出五百篇程文的。”
“笨”李哲道:“凡事都有一回生二回熟,我那是第一次没经验,所以要背五百篇。但经过我的潜心研究,三年后,便减少到了三百篇,又三年,再减为两百篇。”他越说越激动,声调也高亢起来道:“到今年,又有最新成果出现!你们这些学生有福了,只需背诵一百二十篇!即可包过此次天府乡试!”
那一刻,有些秋困的额神魔,恍然以为自己在看购物频道•••只听李老师声嘶力竭的呼喊道:“这是本人总结自己的经历,用多年积攒的经验,得出来的最新成果!只要认真听话跟着我学,不管你智力如何,只要记性好使,就一定能考中!”
课堂里,李哲继续大声蛊惑道:“我的最新办法,打破了传统的模式!使考举人变成了单纯的体力劳动,只要你肯下力,再加上那么一点运气,就一定能成功!你们还犹豫什么呢?要不要听!?”
“要!”考生被忽悠的血脉喷张,一起大声呼喊道。恨不得立即解囊,买下李老师的所有课程。
沈默也激动了,看来李哲果然跟自己来自一个时代,是个‘陈安之’那样的大忽悠。
却也有抱残守缺不服气的,站出来抗声道:“照你这么说,《朱子语类》这些书就不要读了吗?”
“当然,有那功夫还不如多背几篇文章实惠呢。”李哲笑道。
“如果不通朱子,如何阐述圣人的微言大义?”那几个卫道士般的生员高声质问道。
“什么圣人?谁是圣人?”李哲嗤之以鼻。
那些生员愤怒道:“朱子说:‘天不生仲尼,万古长如夜!’孔夫子就是圣人!你这都不懂吗?”
“哦?天不生仲尼,万古长如夜?”李哲嗤笑一声道:“难道三皇五帝的时候,白天还要点着灯笼走路吗?”生员们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。
卫道士们放佛遭到莫大的呃耻辱,愤怒的争辩道:“孔夫子是圣人当中的圣人,是至圣至贤。不管干什么都得照着孔子的话去做,凡事‘不可不依仿,不能不依仿,不容不依照仿’。你敢有异议吗?”如果李哲敢说‘有’,他们便立刻报官,抓住这个异端!
“大家觉得这话对不对啊?”李哲的智慧显然不是几个生员可以对付,他轻飘飘的一招太极,问其他学生道。
“对!”有个卫道士大声的回答道。
“那我来问你,孔子以前的人又去效仿谁?比如说孔夫子的父亲叔梁纥吧,他是根据什么来做人呢?“李哲冷笑道:”难道他一直不会做人,非得生下老二之后,才跟着娃娃学做人的吗?“下面又是一片笑声,那些卫道士也语塞,不知如何回答。
这时,便见李哲面色一肃,沉声道:“天生一人,便有一人的人格。全靠依仿别人而生活,你个人的人格荷载?前人之是非是前日之是非,然而今日不是前日,前日之是非又怎能全作今日衡量是非的标准呢?”
大部分人都对他的恶化懵懵懂懂,但不少生员若有所思,感觉他说的似乎有些道理,不过无论如何,大家有个共识――这个老师不一般!
下课了,那些卫道士愤愤走了,他们宁肯考不中,也不听李哲的课,仿佛怕被污了耳朵一般。但绝大多数人流了下来,他们可不管李哲如何看孔子,只要能帮着他们考中,哪怕李老师天天往圣人像上撒尿,大家也只会说“好湿!好湿!”
坐在沈默边上的,一个中年考生问沈默道:“你不报名?”中午吃饭的时候,沈默已经换下了官服,此刻便被误认为了李老师的仰慕者,他笑笑道:“也不知道灵不灵,还没拿定主意呢。”说着问他道:“兄台决定以后跟着上课了?”
“是啊。”那考生一脸沧桑道:“考了这么多年都没中,在考不中我就只能上吊了。就算死马当活马医,我也得跟着李先生走下这趟来。”
第(3/3)页